作为雅思和托福的前置课程来说,留学预备课程的存在是为了让各位同学在进入后段可能的时候能做好英语的基础以及学习习惯上的准备。 与之对应,我们接触的学生也会有相应的问题,比如:年龄小,学习习惯暂未养成,学习基础薄弱等等。 那么如何对这些学生因材施教以达到效率一直都是我们正在努力的课题。 今天我将论述一个我学生的例子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一、 背景概述
学生为普通学校高二年级学生,我主要负责该同学的留预二级的重修课程。 在刚刚接手这个学生的时候,我是心里有些忐忑的。 相信很多的老师都曾经接过“二手”学生,他们被另一位老师教授过同样阶段的同样内容的课程,所以在授课方式与风格上他们可能更习惯于之前教师的方式,更换教师后学生主官上会有强烈的对比,由此,相对而言更大几率会产生负面的评价。 在我次去上课的时候,我再三检查了我的PPT,并添加了很多内容拓展的部分。 这是因为,我的想法是既然学生上过一遍课就会对听力和里面的生词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因此我在课上的时候应该会进展的比较快,可以多加一点拓展的口语练习让学生马上就能学以致用增加收获感。 但是等到一个节课结束以后,我的想法产生的极大的转变。 学生虽然学过的一遍但是由于中间大约间隔了一年时间,对于单词比较陌生,听力做精听也是需要较长时间来反应,口语更是没有办法给出正确完成的简单句。
二、 个体分析
节课下来以后我总结了一下学生的问题如下:
A. 在听力方面,学生对于基础单词的读音的掌握并不是很好,大量的一级词汇在听力中出现了,学生没有办法做到快速准确的反应,但是经过提示或者看到单词却能想到,说明学生认识单词只是对单词的读音不是熟悉或者发音错误,导致听到正确读音时缺少准确联想的能力。 再就是学生也对自己单词发音不是很自信,在碰到听力中不熟悉的单词时会过度联想。比如在二级的第五单元听力中讲墙体广告的材料,原文中的单词是“cloth”,学生听到单词没 有反应出发对应的中文反而联想到了和文中逻辑毫不相关的“cloud”.
B. 在单词部分,学生对于单词的拼写大多处在死记硬背的阶段,对他来说记单词不仅很痛苦同样也是很困难的,让学生觉得花了时间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结果。
C. 在口语部分,学生对于基础语法的部分比较薄弱,所以在整句输出的时候,会犯比较明显的错误如两个动词原型并用。 再就是学生在背单词的时候没有在意词性的部分,所以即使有一定的词汇量但是口语表达中存在大量词性乱用和搭配不准的问题。
D. 在心态部分,家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学生对英语学习比较挫败,尤其是感觉花了很多的时间在学习英语却没有得到比较明显的进步,再加上来自家里的批评,学生时常感到有些沮丧。
但是在看到学生问题的同时,我同样也看到了学生的闪光点。学生比较听话,如果提出来要下节课检查作业学生是会认真的完成作业的。 学生年级偏小对于大部分口语话题没有观点,但是在老师给了观点以后能够顺着老师的引导想下去。
三、 解决方案
A. 听力与单词的方面: 单词,让学生先在课下预习单词,在课上的时候首先把所有的单词读一遍,如果学生有读的不是很好的单词就划分音节讲解自然拼读,尽量在课上帮学生把长难词的拼写记下来;听力部分则是 先做泛听让学生能够大概的理解听力内容, 然后再做精听,引导学生在听力内容的范围内对所听的发音进行单词联想。 这样加强学生对于正确发音的敏感度以及学生对于听力内容把控的逻辑性。 在课上,我会做笔记分成学生完全不会的单词,认识但读不出来的单词两类。 完全不会的单词就让学生回去背诵下节课来听写,读不出来的单词我就自己发语音给学生让学生跟读十遍然后把录音发给我。
B. 口语部分: 在课上讲完语法部分以后让学生完成练习册的完成句子部分加强语法的练习。 在课上的时候先分开讲句子,尤其是讲到短语搭配的时候让学生口头造句来加强理解。 再就是上课的时候讲好拓展给学生语料,在课下要求学生先发口语稿,检查完口语稿以后我会自己读一遍发语音给学生,让学生跟读以及背诵,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正确发音的印象以及对自己熟悉的语料的积累。 除此之外,我会直接给学生一些用的比较多的理由要求学生背诵,并且在每次讲口语部分的时候现要求学生来回忆一下哪些学过的理由可以使用在这个题目中,让学生至少对于题目有话可说,提高学生对于口语的自信。
C. 心态部分:在课上的时候,我会先观察学生的正确率,然后引导他来总结分析考点以及他的能力程度以及努力方向,帮助他树立成功的归因观,让学生感觉自己是有进步的,花费了时间和努力是有回报的。 我自己在午休的时候也会去跟学生打招呼检查他的作业完成状态,帮助他及时解决问题。
四、 结果
虽然学生的进步不是特别的迅速,但是从曾经一再失败的结班测试到现在每次阶段测试以及结班测试都能够顺利的通过,这样的进步无疑让我和学生都乐见其成的。更重要的是,学生找回了自己的自信以及对英语学习的热爱,现在的他成功的迈入了雅思段离自己的梦想院校更进一步。
面对留预的学生无疑是让我们觉得很有挑战性的,但同时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规划学习方案以及设立刻意练习的过程是让人有收获感的。 理解学生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得到长足的提高与进步。